售前咨询
技术支持
渠道合作

2017年“投资新贵”比特币背后的风险危机

在2016年比特币的涨幅已经超过200%,新年伊始便延续了这一骄人行情, 1月5日一度逼近9000元人民币,比特币突破历史新高,睥睨任何一个投资品种,但在5日晚间,盘中迅速跳水,一度触及6000元。暴涨暴跌让这一“避险新贵”颇受投资界质疑。

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货币,诞生于2009年,它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算法产生,总量有限(2100万个)。目前许多机构声称接受比特币用来结账支付,此前有德国政府等甚至正式认可其作为一种货币形式。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市场。比特币建立在区块链(Blockchain)协议的基础上,与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也就是所谓的“去中心化”。这种技术也使得比特币交易在全球数百万个服务器上同步进行了备份,不可篡改,无法造假。

但是,计算机的联网特征,使得有着自我复制能力的病毒程序永远都有机会绕过防火墙,只要存在数据交换的行为,受到感染的个人电脑就一定有着被嗅探出比特币痕迹的可能性。之前就有网络安全专家发现,仅仅一个季度,他们就截获1503个与比特币相关的病毒样本,用户一旦感染这些病毒,账号中的比特币将直接被盗,甚至还会为黑客‘挖矿’,帮助其赚钱”。

有传言,某些比特币交易平台从一开始就谋划好了制造灾难的时机:黑客攻击、数据丢失甚至卷款跑路,一切都是为了拉出抄底的价格差距,通过集体作案来共享受益,而这又是比特币的自然市场无法抵御的形式。

为此,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就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风险发出警告,包括成本不明、汇率波动、易受黑客和垃圾邮件攻击等。CFPB认为,比特币仍处于实验性阶段,且虚拟货币账户不设政府存款保险,一旦出了问题,没有相关部门会出手相助,用户将后果自负。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同时也明确指出比特币的风险在于可能被用于诈骗或者是高风险投资。

在国内监管方面,2013年12月5日,中国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禁止金融机构提供比特币交易服务,且比特币互联网平台需要履行反洗钱义务。额度高的要对资金的合法性来源提供证明。

面对比特币的网络风险,GDCA(数安时代)信息安全专家提醒广大投资者必须识别交易平台的真假性,需要注意虚假交易风险。因为比特币交易平台刷量“凶猛”,甚至于“写个程序挂一晚就能把交易量从10万币刷到200万币”。刷出来的市场繁荣暗藏风险,一旦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普通投资者将成为“牺牲品”。所以GDCA(数安时代)信息安全专家警惕投资者不要盲目轻信网络流言,学会辨别货币信息的真假性以及其合法性,学会辨别钓鱼网站,选择合法权威的交易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