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操作系统强制要求驱动程序必须包含有效数字签名,主要基于以下核心原因:
系统安全防护机制
数字签名通过加密技术验证驱动程序的发布者身份,阻止未经验证的第三方驱动加载,降低Rootkit等恶意软件的内核级攻击风险13
签名验证可确保驱动文件未被篡改,通过哈希值校验保护代码完整性,防止注入病毒或勒索软件等恶意行为。
内核模式驱动运行在Ring 0特权级别,签名机制可避免任意程序获取高危系统权限。
操作系统强制策略
自Windows 10 1607版本起,64位系统仅允许加载微软WHQL签名或EV证书签名的驱动,否则触发错误代码0x800700C138
Windows 11 22H2及以上版本要求内核驱动必须通过WHQL认证或EV证书+HLK测试认证,否则直接拦截安装。
兼容性与稳定性保障
WHQL认证过程包含微软官方对驱动程序的兼容性测试,确保与不同Windows版本交互时不会导致蓝屏、崩溃或硬件冲突14
标准化测试涵盖代码质量、资源占用等指标,强制过滤不符合Windows设计规范的驱动。
用户信任与体验优化
消除安装时的“未知发布者”警告,提升普通用户对驱动来源的信任度。
避免用户手动禁用“驱动程序强制签名”等复杂操作,降低因误操作引发的系统风险。
该机制本质上构建了从代码验证到分发管控的全链路防护体系,平衡了系统安全性与用户体验需求